日期:2024-09-03 访问量:3751
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药理机制主要包括抑制细菌DNA旋转酶活性、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以及影响细胞壁的通透性等。
一、抗菌作用
1.抑制细菌DNA旋转酶活性:左氧氟沙星属于第三代喹诺酮类抗生素,其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的活性而阻断细菌DNA复制过程中的延伸环节,从而起到杀菌的作用;
2.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左氧氟沙星可以与细菌50S核糖体亚基结合,使70S核糖体解聚,阻碍肽链延长,导致细菌蛋白质无法继续合成,最终达到抑菌的效果;
3.影响细胞膜通透性:左氧氟沙星可以通过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而影响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运输,使其失去增殖能力。此外,左氧氟沙星还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结构,如线粒体、叶绿体等,造成不可逆损伤,最终杀死细菌。
二、不良反应
部分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还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出现皮疹、瘙痒等情况,严重者可发生休克。若症状较轻,一般停药后即可缓解;若症状较为严重,则需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左氧氟沙星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可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多种疾病。但需要注意的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此药物,以免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