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12-29 访问量:4853
药物性肝损伤是指较多药物尤其是抗生素、抗结核药、肿瘤化疗药、抗精神病药等对肝脏有损伤作用,造成肝脏损伤的情况。建议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1、抗生素:如四环素、甲氨蝶呤、青霉素等,尤其是土霉素、多西环素等,都可能会造成肝脏损伤,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情况;
2、抗结核药: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抗结核药物对肝脏的损伤较大,尤其是利福平,可能会对肝脏的微小损伤比较明显,容易引起药物性肝损伤;
3、肿瘤化疗药: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阿霉素等,因为化疗药物都具有肝毒性,如阿霉素、环磷酰胺等,会对肝脏造成损伤,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情况;
4、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嗪、异丙嗪等,由于抗精神病药物的主要代谢产物是5-羟色胺,可以直接损伤肝细胞,并且增加肝内的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从而引起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的程度,通常与患者对药物的敏感度、使用药物的剂量和时间呈正相关,所以建议患者在使用药物时,一定要详细咨询医生,避免自行用药或者过量服用,以免加重肝脏的负担,引起药物性肝损伤。必要时可进行保肝治疗,如遵医嘱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等,同时停用可疑药物,大部分药物性肝损伤的程度会逐渐减轻或者消失。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