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慢性荨麻疹的初期症状主要是风团、瘙痒等症状。慢性荨麻疹主要是药物治疗,首选抗组胺药。
【病因】
(1)外源性:
物理刺激、食物、药物、植物、运动等。
(2)内源性:
慢性隐匿性感染、劳累、精神紧张、一些自身免疫及慢性疾病,例如甲状腺疾病等。
【临床表现】
慢性荨麻疹是急性荨麻疹迁延不愈6周以上转变过来的,因此慢性荨麻疹在发病初期与急性荨麻疹相似。典型的临床表现是皮肤不定时地发生风团或伴有红斑、瘙痒。
1.风团:
一种暂时性、隆起性皮损,表面光滑,呈粉红色或红色,周边可见红晕。发作从每日数次到数日一次不等,发作时风团时多时少,时有时无。风团发作时多有瘙痒等自觉症状,部分患者瘙痒较为剧烈。风团可以发生于皮肤的任何部位,并且持续时间较长。
2.血管性水肿:
发生率约为50%,一旦形成,病情容易反复,不易消退且持续时间较风团长,夜间发作时症状较为明显,但一般无瘙痒感,且其消退后不会留有瘢痕。
【治疗】
1.一般治疗:
荨麻疹患者应尝试寻找病因并避免接触致病因素。
2.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
一般首选第二代无镇静或低镇静作用的抗组胺药,如盐酸非索非那定胶囊、氯雷他定片、地氯雷他定片、依巴斯汀片等。如果使用1~2周后不能有效控制症状,可更换抗组胺药品种,或联合其他第二代抗组胺药。
(2)免疫抑制剂:
如环孢素软胶囊,因其副作用发生率高,只用于严重的、对抗组胺药治疗无效的患者。
3.其他治疗:
在抗组胺药治疗的同时可使用长波紫外线(UVA)和中波紫外线(UVB)治疗1~3个月。
【建议】
如果身体出现慢性荨麻疹等症状,需要遵医嘱使用药物,建议及时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系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