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1
菟丝子八两(240克)、五味子一两(30克)、枸杞子八两(240克)、覆盆子四两(120克)、车前子二两(60克)。 温阳益肾,补精添髓,种嗣衍宗。 肾虚遗精,阳痿早泄,小便后淋漓不尽,精寒无子,闭经,带下稀薄,腰酸膝软,须发早白,夜尿增多,舌淡嫩苔薄,脉沉...[详情]
2025-01-11
淫羊藿161克、菟丝子97克、金樱子97克、女贞子97克、狗脊(烫)97克。 壮阳固精,强筋健骨。 阳痿早泄,精寒不育,滑泄遗漏,小便失禁,溺有余沥,耳鸣耳聋,眼花心悸,腰膝酸软,神气衰疲,舌淡苔白,脉沉。 [详情]
2025-01-11
仙茅(15克)、仙灵脾(15克)、巴戟天(9克)、知母(9克)、黄柏(9克)、当归(9克)。 补肾泻火,调理冲任。 妇女绝经前后诸证,症见头目昏眩,胸闷心烦,少寐多梦,烘热汗出,焦虑抑郁,腰酸膝软,舌红,脉沉细弦。 [详情]
2025-01-11
桂枝三两(9克)、芍药六两(18克)、甘草二两(6克)、生姜三两(9克)、大枣十二枚(3枚)。 柔肝理脾,缓急止痛。 太阳病误下伤中,土虚木乘之腹满,时腹自痛,舌淡,脉沉迟。 [详情]
2025-01-11
桂枝二两(6克)、芍药二两(6克) 、生姜三两(9克)、甘草二两(6克)、大枣十二枚(3枚)、葛根四两(12克)。 解肌发表,生津舒筋。 风寒客于太阳经输,营卫不和之发热恶风、汗出、项背强而不舒,舌苔薄白.脉浮缓: [详情]
2025-01-11
麻黄六两(18克)、石膏半斤(24克)、生姜三两(9克)、甘草二两(6克)、大枣十五枚(5枚)。 发汗利水。 风水夹热证。症见一身悉肿,自汗出,恶风,小便不利或喘咳,脉浮而渴,苔薄白或微黄。 [详情]
2025-01-11
桂枝三两(9克)、芍药三两(9克)、生姜三两(9克)、甘草二两(6克)、大枣十二枚(3枚)、厚朴二两(6克)、杏仁五十枚(6克)。 解肌发表,降气平喘。 素有喘病,又感风寒而见桂枝汤证者;或风寒证误用下剂后,表证未解而微喘,舌苔白滑,脉浮缓。 [详情]
2025-01-11
栝楼根二两(6克)、桂枝三两(9克)、芍药三两(9克)、甘草二两(6克)、生姜三两(9克)、大枣一二枚(3枚)。 解肌发表,生津舒筋。 外感风寒,发热恶风,头痛汗出,身体牵强,脉沉迟有力。 [详情]
2025-01-11
柴胡(6克)、干葛(9克)、甘草(3克)、黄芩(6克)、羌活(3克)、白芷(3克)、芍药(6克)、桔梗(3克),加生姜(3片)、大枣(2枚)、石膏(12克) 解肌清热。 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发热,身热增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咽干耳聋,眼...[详情]
2025-01-11
羌活、柴胡、前胡、独活、枳壳、茯苓、荆芥、防风、桔梗、川芎各一钱五分(各4.5克),甘草五分(1.5克)。 发汗解表,消疮止痛。 疮肿初起,症见恶寒发热,无汗不渴,舌苔薄白,脉浮数。 [详情]
2025-01-11
葛根四两(12克)、麻黄三两(9克)、桂枝二两(6克)、生姜三两(9克)、甘草二两(6克)、芍药二两(6克)、大枣十二枚(3枚)。 疏散风寒,解肌发汗。 伤寒表买证。症见发热,恶寒,无汗,身痛,项背牵强,或下利,或呕吐,舌苔薄白,脉浮紧。 [详情]
2025-01-11
茅术、陈皮、柴胡、连翘、白芷、川朴、枳实、楂肉、羌活、前胡、防风、藿香、甘草、建曲、川芎各十两(各30克),陈茶二十斤(960克),桔梗、麦芽、苏叶各十五两(各45克)。 发散风寒,化湿和胃。 风寒感冒,寒湿阻滞,食积不化,胸闷腹泻,舌淡苔薄白,脉浮滑。 [详情]
2025-01-11
苍术、桔梗各二十两(各600克),枳壳、陈皮各六两(各180克),芍药、白芷、川芎、当归、甘草、肉桂、茯苓、半夏各三两(各90克),厚朴干姜各四两(各120克),麻黄六两(180克)。 发表温里,顺气化痰,活血消积。 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证,症见身热无汗,头痛...[详情]
2025-01-11
葱白一虎口(5条)、淡豆豉1升(30克)。 解表散寒。 外感风寒轻证,症见微恶风寒,或微热,头痛,无汗,鼻塞流涕,喷嚏,舌苔薄白,脉浮。 [详情]
2025-01-11
香附子、紫苏叶各四两(120克),甘草一两(30克),陈皮二两(60克)。 疏散风寒,理气和中。 外感风寒,内有气滞证,症见形寒身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舌苔薄白,脉浮。 [详情]
2025-01-11
桂枝三两(9克)、甘草二两(6克)、生姜三两(9克)、大枣十二枚(3枚)、牡蛎五两(15克)、蜀漆三两(9克)、龙骨四两(12克)。 通阳、镇惊、安神。 心阳虚损,症见心悸,惊狂,卧起不安,舌淡或紫,脉细微疾数。 [详情]
2025-01-11
香薷一斤(12克),白扁豆、厚朴各半斤(各6克)。 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阴暑,症见恶寒发热,头重身痛,无汗,腹痛吐泻,胸脘痞闷,舌苔白腻,脉浮。 [详情]
2025-01-11
苍术五两(150克),藁本、白芷、细辛、羌活、川芎、甘草各—两(各30克)。 发汗解表,化浊辟秽。 外感风寒湿邪,头痛项强,发热憎寒,身体疼痛,以及伤风鼻塞声重,咳嗽头昏,舌淡红,苔白腻,脉濡。 [详情]
2025-01-11
苏叶一钱半至三钱(9克)、防风一钱至一钱半(4.5克)、光杏仁二至三钱(9克)、羌活一钱至—钱半(4.5克)、白芷一钱至一钱半(4.5克)、广橘红八分至一钱(极重一钱半)(4.5克)、鲜生姜八分至一钱(3克)、浙茯苓皮二至三钱(9克)。 祛风散寒,化湿解表。...[详情]
2025-01-11
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连翘、芒硝各半两(各3克),石膏、黄芩、桔梗各一两(各6克),滑石三两(18克),甘草二两(12克,)荆芥、白术、栀子各一分(各1克)。 疏风解表,清热通里。 风热壅盛,表里俱实证,症见憎寒壮热,头目昏眩,目赤晴痛...[详情]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字第2193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2-0009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17043237242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京平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0177号
高新技术企业证书:GR202211002497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2021009137号 Copyright ©2022 xgy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