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1
人参一两(30克)、熟地黄一两(30克)、白术一两(30克)、山药五钱(15克)、山茱萸五钱(15克)、炙甘草一钱(3克)、杜仲三钱(9克)、枸杞子二钱(6克)、扁豆五钱(15克)。 健脾益肾,固冲安胎。 脾肾虚弱,妊娠小腹作疼,胎动不安,如有下坠之状,舌淡...[详情]
2025-01-11
当归三两(90克)、生姜五两(150克)、羊肉一斤(500克)。 温中补血,祛寒止痛。 血虚有寒,症见寒疝腹痛,胁痛里急,或产后少腹绵绵作痛、痛及腰胁、喜温喜按,舌苔白,脉虚大。 [详情]
2025-01-11
人参、黄芪各一两(30克),当归二两(60克),麦门冬五钱(15克),木通、桔梗各三分(各1克),猪蹄两个。 益气养血,催乳通乳。 产后气血两虚,症见乳汁不下,面色咣白,乏力气短,舌淡苔薄,脉濡细。 [详情]
2025-01-11
黄连一两(30克)、羊肝一具。 清热泻火,补肝明目。 白内障,云翳遮睛,青盲等病症。 [详情]
2025-01-11
当归、白芍、熟地黄、炙甘草、川芎、木瓜、酸枣仁。 补肝养筋明目。 肝血不足,筋缓手足不能收持,目暗视物不清,舌质淡,脉弦细。 [详情]
2025-01-11
当归、白芍、川续断、杜仲、生地黄、川芎、红花、牡丹皮、牛膝。 养血活络,强筋壮腰。 外伤筋络,筋骨不利,舌边有瘀点,脉沉涩者。 [详情]
2025-01-11
皂矾面裹烧红五钱(15克),杜苍术五钱(15克),真川朴八钱(24克),炒广皮六钱(18克),焦甘草三钱(9克)。 健脾补血,燥湿杀虫。 脾胃不健,萎黄浮肿,心悸气促,肢体解懒,食积痞块等。 [详情]
2025-01-11
青皮一两(30克),童便浸香附四两(120克),苍术二两(60克),半夏二两(60克),白术半两(15克),陈皮一两(30克),苦参半两(15克),姜汁炒黄连一两(30克),醋炒针砂二两(60克)。 燥湿运脾。 脾虚不运,湿热积滞内蕴,腹部胀满,大便溏薄,两...[详情]
2025-01-11
熟地黄、补骨脂、菟丝子饼、丹参、茺蔚子各三钱(各9克),枸杞子一钱五分(4.5克),当归二钱(6克),杜仲、白芍、山茱萸、肉苁蓉各一钱(各3克),红花五分(1.5克,)胡桃仁四钱(12克)。 补肝益肾,养血强筋。 关节脱位,舌质偏淡,脉细。 [详情]
2025-01-11
熟地黄二三钱至一二两(9~30克)、山药二钱(6克)、枸杞二钱(6克)、炙甘草一钱(3克)、茯苓一钱半(4.5克)、山茱萸一二钱(3~6克),畏酸者少用之。 滋阴补肾。 真阴不足,症见腰酸遗泄,头晕目眩,口燥咽干,盗汗,舌红苔少,脉细数。 [详情]
2025-01-11
炙甘草六钱(18克)、干地黄六钱(18克)、生白芍六钱(18克)、麦门冬五钱(15克)、阿胶三钱(9克)、麻仁三钱(9克)。 滋阴补血复脉。 温病后期,久热伤阴,津液耗伤,或久热不退,口干唇燥,烦躁不安,心悸,舌红无苔,脉结代或细数。 [详情]
2025-01-11
熟地黄五钱(15克)、山药一两半(45克)、牛膝一两半(45克)、枸杞子五钱(15克)、山萸肉一两(30克)、茯苓一两(30克)、杜仲一两(30克)、远志一两(30克)、五味子一两(30克)、石菖蒲一两(30克)、楮实一两(30克)、小茴香一两(30克)、巴戟...[详情]
2025-01-11
赤白何首乌各一斤(各500克),白茯苓半斤(250克),牛膝半斤(250克),当归半斤(250克),枸杞半斤(250克) ,菟丝子半斤(250克),补骨脂四两(120克)。 滋肾精,养肝血。 肝肾不足,须发早白,腰膝无力,齿牙动摇,遗精,舌红苔少,脉细。 [详情]
2025-01-11
人参(6克)、麦门冬(12克)、白芍(12克)、生地黄(12克)、女贞子(12克)、龟板(15克)、当归(9克)、薏苡仁(9克)、橘红(9克)、牡丹皮(9克)、莲子肉(9克)、百合(9克)、炙甘草(6克)、大枣两枚。 滋阴润肺,益肾补虚。 肺肾阴虚,症见颧红...[详情]
2025-01-11
生地黄二钱(9克)、熟地黄二钱(9克)、芍药二钱(9克)、山药一钱半(9克)、续断一钱半(9克)、黄芩一钱半(9克)、黄柏一钱半(9克)、生甘草一钱(6克)。 滋阴降火,清热凉血。 阴虚内热,症见带下淋浊,色赤带血,血崩便血,舌红,脉数。 [详情]
2025-01-11
熟地黄(10克)、山药(10克)、山茱萸(10克)、牡丹皮(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白芍(10克)、栀子(10克)、酸枣仁(10克)、当归(10克)、柴胡(6克)。 滋阴养血,清热疏肝。 阴虚肝郁,症见胸胁胀痛,耳聋耳鸣,腰膝酸软,口干口苦...[详情]
2025-01-11
酒炒黄柏半斤(250克)、洒炙龟板四两(120克)、陈皮二两(60克)、酒炒知母二两(60克)、熟地黄二两(60克)、白芍药二两(60克)、锁阳一两半(45克)、炙虎骨一两(30克)、干姜半两(15克)。 滋阴降火,强健筋骨。 肝肾阴虚,腰膝酸楚,筋骨痿软,...[详情]
2025-01-11
熟地黄二两(60克)、牛膝一两半(45克)、山药一两半(45克)、山茱萸一两(30克)、杜仲一两(30克)、茯苓一两(30克)、巴戟天一两(30克)、五味子一两(30克)、小茴香两(30克)、肉苁蓉一两(30克)、远志一两(30克)、石菖蒲半两(15克)、甘杞...[详情]
2025-01-11
桑叶(500克)、黑芝麻(120克)、白蜜(500克)。 补益肝肾,养血明目。 肝阴不足或肝肾阴虚所致头晕眼花,肌肤甲错,眼干以及皮肤干燥,须发早白或头发干枯、脱发,久咳不愈,津枯便秘。 [详情]
2025-01-11
北沙参(10克)、麦门冬(10克)、当归(10克)、生地黄(15克)、枸杞子(12克)、川檩子(10克)。 滋养肝肾,疏肝理气。 肝肾阴虚,肝气不舒,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弦细或虚弦。 [详情]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字第2193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2-0009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17043237242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京平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0177号
高新技术企业证书:GR202211002497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2021009137号 Copyright ©2022 xgy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