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1
苇茎二升,切,加水二斗,煮取五升,去滓(60g) 薏苡仁半升(30g) 瓜瓣半升(24g) 桃仁三十枚(9g) 清肺化痰,逐瘀排脓。 肺痈。身有微热,咳嗽吐痰色黄,甚则咳吐腥臭脓痰,胸中隐隐作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详情]
2025-01-11
大黄四两(12g) 牡丹皮一两(3g) 桃仁五十个(12g) 冬瓜子半升(30g) 芒硝三合(9g) 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肠痈初起,尚未成脓。右少腹疼痛拒按,右足屈而不伸,伸则腹痛甚,甚则局部肿痞,时时发热,自汗恶寒,舌苔黄腻,脉滑数。 [详情]
2025-01-11
吴茱萸一升,洗(9g) 人参三两(9g) 大枣十二枚,擘(4枚) 生姜六两,切(18g) 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虚寒呕吐。阳明胃痛,畏寒喜热,胃脘痞塞,食谷欲呕,吞酸嘈杂;或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或少阴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 [详情]
2025-01-11
车前子、瞿麦、扁蓄、滑石、山栀子仁 、甘草炙 、木通 、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各500g)。 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湿热淋证。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漓不畅,甚则癃闭不通,小腹胀急,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 [详情]
2025-01-11
牛黄、郁金、犀角(水牛角浓缩粉代) 、黄连、黄芩、山栀、朱砂、雄黄各一两(30g) ,梅片、麝香各二钱五分(7.5g) ,珍珠五钱(15g) 、金箔衣。 清热开窍,豁痰解毒。 热邪内陷心包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口渴唇燥,舌红或绛,脉数,以及中风昏迷、小儿惊...[详情]
2025-01-11
白头翁二两(15g) 、黄柏三两(12g) 、黄连三两(6g) 、秦皮三两(12g)。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热毒痢疾。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下利脓血,赤多白少,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 [详情]
2025-01-11
百合一钱半(4.5g) 熟地黄生地黄 当归身各三钱(各9g) 白芍(6g) 甘草(3g)各一钱桔梗玄参各八分(各2g) 贝母麦冬各一钱半(4.5g) 养阴润肺,止咳化痰。 肺肾阴虚,虚火上炎证。咳嗽吐痰,或痰中带血,咽喉燥痛,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详情]
2025-01-11
半夏一钱五分(4.5g) 天麻茯苓橘红各一钱(各3g) 白术三钱(9g)甘草五分(1.5g) 化痰息风,健脾祛湿。 风痰上扰证。眩晕,头痛,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弦滑。 [详情]
2025-01-11
羌活一两半(9g)、 防风一两半(9g) 、苍术一两半(9g)、 细辛五分(3g) 、川芎一两(6g) 、白芷一两(6g) 、生地黄一两(6g) 、黄芩一两(6g)、 甘草一两(6g)。 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证。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详情]
2025-01-11
半夏一升(12g)、厚朴三两(9g) 、茯苓四两(12g)、 生姜五两(15g) 、苏叶二两(6g)。 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胁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滑腻,脉滑或弦。 [详情]
2025-01-11
黄连三两(9g)、黄芩、黄柏各二两(各6g)、 栀子(擘)十四枚(9g)。 泻火解毒。 三焦火毒热盛证。大热烦躁,口燥咽干,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或热甚发斑,或身热下利,或湿热黄疸,或外科疮疡疔毒,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详情]
2025-01-11
麦门冬七升(70g)、半夏一升(10g) 、人参三两(9g)、 甘草二两(6g)、粳米三合(3g)、大枣十二枚(4枚)。 润肺益胃,降逆下气。 肺痿。咳唾涎沫,短气喘促,咽喉干燥,舌红少苔,脉虚数。 [详情]
2025-01-11
川大黄朴硝甘草炙各二十两(各600g)、 山栀子仁薄荷去梗黄芩各十两(各500g)、 连翘二斤半(1250g)。 泻火通便,清上泄下。 上中二焦积热证。身热口渴,面赤唇焦,胸膈烦热,口舌生疮,或咽痛吐衄,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详情]
2025-01-11
甘草、干地黄、白术炮附子、阿胶、黄芩各三两(各9g) ,灶心土半斤(30g)。 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阳虚失血。大便下血,或吐血、衄血及妇人崩漏,血色暗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详情]
2025-01-11
黄芩(酒炒)、黄连(酒炒),各五钱(各15g), 陈皮(去白)、甘草(生用)、玄参、柴胡、桔梗各二钱(各6g) ,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子、薄荷各一钱(各3g), 僵蚕、升麻各七分(各2g) 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大头瘟。恶寒发热,头面红肿焮痛,目不能开,...[详情]
2025-01-11
防己一两(12g) ,黄芪去芦一两一分(15g) ,甘草炒半两(6g), 白术七钱半( 9g)。 益气祛风,健脾利水。 风水或风湿证。汗出恶风,身重,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 [详情]
2025-01-11
生地黄、木通、生甘草梢各等分(各30g)。 清心养阴,利水通淋。 1.心火亢盛证: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冷饮,以及口舌生疮。2.心热移于小肠:小便赤涩刺痛,舌红脉数。 [详情]
2025-01-11
青蒿二钱(6g) ,鳖甲五钱(15g) ,细生地四钱(12g) ,知母二钱(6g) ,丹皮三钱(9g)。 养阴透热。 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详情]
2025-01-11
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五两(各15g) ,白茯苓三两(9g) ,甘草炙一两半(4.5g)。 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湿痰证。咳嗽痰多易咯,胸膈满闷,恶心呕吐,肢体困倦,头眩心悸,舌苔白腻,脉沉滑。 [详情]
2025-01-11
葛根半斤(15g) ,炙甘草二两(6g) ,黄芩三两(9g), 黄连三两(9g)。 解表清里。 协热下利证。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干作渴,喘而汗出,舌红苔黄,脉数或促。 [详情]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字第2193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2-0009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17043237242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京平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0177号
高新技术企业证书:GR202211002497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2021009137号 Copyright ©2022 xgy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