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11-11 访问量:4018
抗感颗粒属于中成药,主要由对乙酰氨基酚、盐酸金刚烷胺、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成分组成。若遵医嘱按剂量服用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明显伤害,但长期大量用药可能会出现肝肾功能损伤、过敏反应、胃肠道不适以及神经毒性等不良影响。
1.肝肾功能损伤:由于抗感颗粒需要通过肝脏和肾脏代谢,因此对于本身患有严重肝肾疾病的患者而言,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肾病综合征、尿毒症等,不建议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此外,若长时间大剂量应用此药物,则会加重肝肾的负担而引起肝肾功能异常,甚至可能发展为肝衰竭或肾衰竭。
2.过敏反应:部分人群在服用抗感颗粒后可出现一些较轻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皮疹、瘙痒等症状,此时则应立即停用,并及时就医处理。
3.胃肠道不适:若患者长期服用抗感颗粒,还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症状的发生,比如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主要是因为此类药物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如果过量服用就容易对胃肠黏膜产生刺激作用所致。
4.神经毒性:若长期服用抗感颗粒还可导致神经系统受到抑制,从而诱发头晕、头痛、嗜睡、耳鸣、视力模糊、肢体麻木等不良反应发生。
5.其他:若孕妇长期服用抗感颗粒还会增加胎儿畸形的风险,因此怀孕期间尽量避免盲目用药。另外,儿童及老年人在用药时也应在医生指导下严格按照规定剂量服用,以免引发上述不良后果。
综上所述,虽然抗感颗粒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非处方药,但由于其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较大的不良反应概率,故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遵循专业医师指导,切勿自行随意增减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