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11-13 访问量:4401
小孩子对盐酸异丙嗪注射液过敏时,应立即停用,并可采取皮肤黏膜接触致敏、抗组胺药、皮质类固醇等治疗措施进行处理。
1.皮肤黏膜接触致敏
皮肤黏膜接触致敏是将异丙嗪与局部麻醉剂混合后涂抹于受过敏部位的一种治疗方法。此过程旨在通过使机体产生耐受性来减轻对异丙嗪的过敏反应。此方法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的皮肤过敏反应。
2.抗组胺药
抗组胺药可以口服或注射给药,以减少因异丙嗪引起的瘙痒、红肿等过敏症状。对于轻微到中度的过敏反应有效,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
3.皮质类固醇
皮质类固醇具有抗炎作用,可快速缓解由异丙嗪引起的各种炎症反应如红斑、水肿等。主要针对严重或急性过敏反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剂量和途径给予。
在处理儿童异丙嗪过敏时,应密切监测其病情变化,特别是在接受皮肤黏膜接触致敏治疗期间。必要时,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