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10-30 访问量:4712
注射用玻璃酸酶是一种生物制剂,主要成分为玻璃酸酶,通过水解玻璃体内过多的黏多糖来改善眼部血液循环。注射用玻璃酸酶可用于缓解眼部不适症状,促进玻璃体混浊的吸收以及预防结膜化学烧伤后的睑球粘连。使用时应严格按照医生指导进行,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改变频率。
1.皮试:取150单位/ml的药液进行皮内注射,观察5分钟,如有伪足形成且持续20-30分钟并伴有瘙痒感,则为阳性反应。
2.促进局部组织中药液、渗出液或血液的扩散:使用时需将药液与适量氯化钠注射液混合,制成150单位/ml的溶液,然后根据需要注射于肿胀或其周围部位,但一次用量不得超过1500单位。
3.促进皮下输液的扩散:在皮下输液中加入本品150单位/1000ml,根据输液品种调整剂量。
4.球后注射:用于促进玻璃体混浊及出血的吸收,每次注射100-300单位/ml,每日1次。
5.结膜下注射:用于促进结膜下出血或球后血肿的吸收,每次注射50-150单位/0.5ml,每日或隔日一次。
6.滴眼:用于预防结膜化学烧伤后睑球粘连,治疗外伤性眼眶出血、外伤性视网膜水肿等,浓度为150单位/ml,每2小时滴眼1次。
该药的副作用可能包括个别情况下可致过敏反应,包括瘙痒、荨麻疹以及其他较严重的过敏反应。该药禁忌包括恶性肿瘤患者禁用,以防止本品促进肿瘤的扩散;心衰或休克病人禁用;本品有导致感染扩散的危险,不得注射于感染阿炎症区及其周围组织。其他部位有感染者应慎用。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