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是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并非所有患者都能随时接受化疗。肌酐水平就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那么,肌酐超过怎样的数值就不适合进行化疗了呢?这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肌酐通常是指血肌酐,化疗即化学药物治疗,临床并没有明确规定血肌酐超过多少不能进行化疗,通常当血肌酐浓度超过133μmol/L后,就不建议进行该项治疗。
🎈血肌酐是肌肉在人体内代谢时的产物,由肾小球滤过并排出体外。
身体健康的成年男性血肌酐浓度为53~106μmol/L,女性为44~97μmol/L,儿童为24.9~69.7μmol/L。其是反映肾功能的重要指标,当血肌酐浓度超过133μmol/L时,意味着肾脏已经出现了损伤。
🎈因为在这个水平上,肾脏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损伤,而化疗药物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这种损伤,导致肾功能进一步恶化,甚至可能引发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严重后果。
🎈那么,如何预防肌酐增高呢?
慢性肾病患者应控制尿蛋白、血压,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受体拮抗剂,肾病综合征患者需用糖皮质激素。
适当进行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改善体质。
务必定期体检,监测肾功能,以便及时应对肌酐升高的情况。
🎈化疗虽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并不是所有情况下都适用。在决定是否进行化疗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身体状况、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化疗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副作用。
💪那么,关于肌酐和化疗的问题,您还有什么疑问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