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日常判断与防治可从症状识别、生活习惯改善、定期检查来着手。
1. 症状识别:
很多人认为颈椎不疼就没有颈椎病,这其实是个误区。颈椎病除了颈部疼痛外,还可能有多种表现。比如,患者可能经常感到头晕,这是由于颈椎病变影响了椎动脉供血;上肢会出现麻木、无力感,这是神经根受到压迫的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视力模糊、恶心、吞咽困难等情况。所以即便颈部没有疼痛,若出现上述症状,也可能患有颈椎病,需引起重视。
2. 生活习惯改善:
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电脑,工作或学习时应使电脑屏幕与眼睛保持平视,桌椅高度要合适,使颈部处于自然放松状态。同时,要注意颈部保暖,寒冷会使颈部肌肉收缩,影响血液循环,加重颈椎负担。休息时,选择合适的枕头也至关重要,枕头高度以能维持颈椎生理曲度为宜,一般仰卧时枕头高度在一拳左右,侧卧时枕头高度与肩宽相等。另外,适当进行颈部锻炼,如米字操,缓慢转动颈部,按照米字的笔画方向活动,可增强颈部肌肉力量,缓解颈椎压力。
3. 定期检查:
即便没有明显症状,定期进行颈椎检查也很有必要。尤其是长期伏案工作者、低头族、中老年人等颈椎病高发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颈椎的X光或CT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颈椎的病变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颈椎病的判断和防治是一个综合过程,症状识别、生活习惯改善和定期检查都很关键。日常生活中要多留意自身身体状况,若出现疑似颈椎病症状或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咨询医生,遵循专业建议进行治疗,不要自行随意按摩或采用不正规的治疗方法,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